丁公藤Dinggongteng
ERYCIBESCAULIS
1
中药速记
来源
本品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ErycibeobtusifoliaBenth.或光叶丁公藤ErycibeschmidtiiCraib的干燥藤茎。
相关名
石南藤、南藤、石南仝
产地
广东
加工采收
全年均可采收,切段或片,晒干。
性状鉴别
本品为斜切的段或片,直径1~10cm。外皮灰黄色、灰褐色或浅棕褐色,稍粗糙,有浅沟槽及不规则纵裂纹或龟裂纹,皮孔点状或疣状,黄白色,老的栓皮呈薄片剥落。质坚硬,纤维较多,不易折断,切面椭圆形,黄褐色或浅黄棕色,异型维管束呈花朵状或块状,木质部导管呈点状。气微,味淡。
性能特点
本品苦能泄散,微寒能清,专入肝经,为清泄行散之品。既善清肝火除血分郁热而凉血,又善活血化瘀而止痛。
性味归经
辛,温;有小毒。归肝、脾、胃经。
功效
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清肝火。
主治病证
用于风湿痹痛,半身不遂,跌扑肿痛。
注释
1、小倩——白芍:柔肝,平抑肝阳,养血敛阴止痛
鬼:白无血色柔情平阳养阴+止痛
相同点:反抗指(止)腹为婚————反藜芦止血
人:赤有血色热血心地善良+止痛
2、 小倩投胎后——赤芍:清热凉血,散瘀(善)止痛。
主治病症
(1)温病热人营血之斑疹吐衄,火热内伤之血热吐衄,皮下出血。
(2)血滞经闭、痛经,产后瘀阻,癥瘕,跌打肿痛。
(3)痛肿疮毒,目赤肿痛,肝郁化火胁痛。
用法用量
3~6g,用于配制酒剂,内服或外搽。
使用注意
本品有强烈的发汗作用,虚弱者慎用;孕妇禁用。
2
丁公藤的故事
明朝时,雁门有个叫解叔谦的人,事母至孝,母患瘫痪多年,精心施治,久不嫌烦。但经多医,母病无起色。
一天深夜,他沐浴焚香,跪于庭院,求神赐方。忽夜空中飞过一鸟,叫着:“丁公藤,丁公藤。”解叔谦喜出望外。次日,便去药肆求购,无公藤可售,又遍访民医药叟,皆不识此药。一位老人告诉他,去宜都山寻找,或许可得。
解叔谦携带干粮,远上宜都山寻觅,三日无获,第四日,在山中遇一老翁伐木,树上一藤,角叶如丁,其绕如蛇,便拜问老翁可识丁公藤,老叟停斧笑指树上青藤道:“我即丁公,种藤于此。取藤五斤,切段煎汁过滤,同曲米酿酒饮便可。”
解叔谦大喜,回家依法制备,老母服后很快痊愈。解将丁公藤荐赠乡人,治愈多个病人。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tg
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责任编辑:丁香()
凡看病,望为先
面诊手诊舌诊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