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公藤
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或光叶丁公藤的干燥藤茎。主产于广东等地。全年均可采收,切段或片,晒干。生用。
辛,温。有小毒。归肝、脾、胃经。
祛风湿,消肿止痛。
1、风湿痹痛,半身不遂
本品辛散温通,尤长于发散,善祛风湿,消肿止痛。治风寒湿痹,半身不遂,可单用酒水各半煎服;或与桂枝、麻黄、当归等制成酒剂,以治风寒湿痹,手足麻木,腰腿酸痛,如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中国药典》);或配桂枝、羌活、乳香等,如丁公藤风湿药酒(《中国药物大全》)。
2、跌打损伤
本品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之功,冯了性风温跌打药酒、丁公藤风湿药酒除治风寒湿痹外,亦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煎服,3-6g;或配制酒剂,内服或外搽。
本品有强烈的发汗作用,虚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1、化学成分
本品主要含包公藤甲、乙、丙素,东茛菪苷,微量的咖啡酸及绿原酸等。
2.药理作用
1)丁公藤所含包公藤乙素有明显的抗炎及镇痛作用;
2)包公藤甲素、丙素有显著的缩瞳作用;
3、不良反应
1)本品用量过大可引起中毒反应,其症状为大汗不止、四肢麻痹、流泪、心跳减慢,甚则呼吸急促、血压下降等。
2)一般救治方法为:及时洗胃,导泻,服用甘草蜜糖水,用温水擦身,及时给予阿托品类特效解毒剂,静脉输液及对症治疗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