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康复的针灸治疗方法

中风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或神志不清、口角歪斜等为主症,多数呈急性起病,患者以中、老年人为多。本病在古代文献中根据其发病急骤和临床症状特征,又称为“卒中”、“偏枯”等。中风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高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和复发率的特点。在我国,其与心肌梗死、癌症居死因前三位。绝大多数中风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生活自理能力或劳动能力的丧失,生活质量普遍低下,病人及家属承受着极大的痛苦和诸多负担。据了解,中风病的恢复期一般在急性期两周以后至半年,此时病人神志渐醒,病情已经稳定,剩下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半身不遂、肢体偏身麻木、舌强语蹇或不语。据观察,该期疗程相对较长,不予治疗而自行恢复好转的可能性较小,故此期治疗对提高疗效、减轻后遗症、降低致残率极为关键和重要。中风半年或一年后遗有肢体或语言、听力、视力障碍等为后遗症期。其证多见:视物不清、眼睑下垂或斜视、偏盲、舌强或短缩、语言容涩、耳鸣耳聋、时感眩晕。患者虽然内风已熄,但精亏液耗、神气不充、窍闭血枯、正气虚弱、筋脉失养、神衰肢废,故其治疗颇为棘手,有的甚至难以康复,留下终身残疾。一般来讲,中风病的针灸、康复等治疗与训练在患者神志清楚,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可开始参与,我多年的中风病治疗经验表明:中医针灸的诸多疗法是中风病治疗康复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中风的产生不论脑出血还是脑梗塞,虽然病因病机各不相同,但神匿窍闭淤滞不通却是其病机之所在。因此,通过针灸可促其醒脑开窍、淤通血畅、扶正祛邪、疏经通络。观察发现,急性期治疗宜早勿迟;选穴宜少勿多;刺激量以中和为度;针灸术式宜辨证施法

中风的针灸治疗,包括体针、头皮针、耳针、眼针、舌针、手针、穴位注射和艾灸等治疗方法,穴位繁多,手法复杂,技术性强,必须由针灸医师操作。以下主要介绍其中的五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体针疗法主要适宜于中风恢复期。一般在局部消毒后,用右手持针刺入穴位,在用捻转、提插手法得气后,反复重插轻提或慢慢刺入、少捻转、快速出针为补法,反复重提轻插或快速进针、多捻转、慢慢出针为泻法。肢体瘫痪者,常取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合谷、肩髎、天井、外关、髀关、伏兔、梁丘、足三里、解溪、内庭、环跳、风巿、阳陵泉、悬钟、丘墟、秩边、殷门、委中、承山、申脉等穴位,发病3个月以内者,以取健侧穴位为主,用泻法;3~6个月者,同时取健侧与瘫侧的穴位,但健侧用泻法、瘫侧用补法;6个月以上者,以取瘫侧穴位为主,平补平泻。中风后以口角歪斜为主者,取地仓、颊车、哑门、合谷及通里、廉泉、承浆、风池;中风后以听觉障碍和语言障碍为主者,取曲鬓、悬厘、颔厌、率谷等穴;中风后视力障碍、视野缺损者,取头临泣、目窗、玉枕;中风后胸腹腰背疼痛者,取正营、承灵;中风后足部疼痛,取百会、前顶;中风后痴呆和精神症状者,取百会、前顶、四神聪、神庭;中风后小便失禁者,取百会透后顶;中风后腕、指关节不能活动者,取百会、双侧太冲用泻法,取曲池、合谷、外关、中脘、中泉用补法;中风后踝、趾关节畸形者,足外翻补照海、泻申脉,足内翻泻照海、补申脉。

第二种方法:头皮针疗法适宜于中风各期。一般在局部消毒后,用右手持针与头皮呈15~30度刺入穴位,在快速捻转2~3分钟得气后行补泻手法,再留针30~60分钟后拔出,按压止血。中风后肢体瘫痪者,取顶中线、顶颞前斜线,上肢取中1/3,下肢取上1/3;中风后肢体麻木,取顶中线、顶颞后斜线,头面部取下1/3,上肢取中1/3,下肢取上1/3;中风后口角歪斜,取顶颞前斜线下1/3;中风后语言不利,取额中线、颞前线及顶颞前斜线下1/3;中风后头痛,取额中线、颞前线及颞后线;中风后眩晕,取颞后线、枕下旁线;中风后视觉障碍,取枕上旁线;中风后共济失调,取枕下旁线;中风后并发小便失禁,取顶中线。

第三种方法:眼针疗法适宜于中风各期。一般在局部消毒后,用一手按住眼睑,另一手持针快速刺入眼穴1~2分,不行提插、捻转手法,得气后出针,压迫止血。中风后偏瘫者,取上焦区、下焦区;中风后口角歪斜者,取双上焦区;中风后上肢不能举者,取上焦区;中风后并发呃逆者,取中焦区;中风并发小便失禁者,取下焦区、肝区、肾区;中风合并高血压者,取双侧肝区;中风合并冠心病者,取上焦区、心区。

第四种方法:穴位注射疗法适宜于中风后偏瘫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一般在局部消毒后,用注射器刺入穴位,提插得气后,将丹参注射液、香丹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当归注射液、麝香注射液、丁公藤注射液及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等注入穴位,每个穴位的注入药量为0.1~1毫升。中风后偏瘫,常取合谷、曲池、内关、外关、肩髃、足三里、上巨虚、太冲、解溪、昆仑、阳陵泉、三阴交等穴。

第五种方法:艾灸疗法适宜于中风各期。一般用艾炷置于穴位上点燃,或用艾条点燃后熏灸穴位。中风发作期有阳气虚脱者,用艾炷隔姜灸关元、气海;缺血性中风所引起的偏瘫恢复期,用艾条温和灸百会、正营、神庭、曲鬓、承灵,或用艾炷灸关元、风巿、肩井、肩髃、曲池、合谷、间使、地机、血海、悬钟、足三里;中风后语言不利者,灸天窗、通里

针灸康复法多采用针刺某些特效穴,如下肢瘫软针隐白、肩关节不能活动者针对侧“中平负”,腿不能提起者刺“提腿负”、颈部无力者针“筋缩”等。在针刺手法上,要求每针都能出现酸痛胀或定向走窜的感觉,对有些穴位,如软瘫针隐白时应让患肢出现抽动抬腿动作则疗效会明显迅速。甚至使原来都认为不可能站起来的瘫痪患者上下楼梯、出入家门。此外,日常患者和家属还要注意保持肢体功能位置,如瘫痪肢体的手指关节应伸展、稍屈曲,可在患者手中放一块海绵团;肘关节应微屈,上肢肩关节稍外展,避免关节内收,伸髋、伸膝关节;为了防止足下垂,应使踝关节稍背屈;为防止下肢外旋,要在外侧部放沙袋或其它支撑物









































白癜风的根治方法
北京白癫风医院在那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gongtenga.com/dtyc/6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