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今书籍在线/离线阅读
医学以疗效说话,无论中医、西医都是如此,我等学习中医的后生晚辈自然希望能让疗效说话。
欢迎大家评价医案,分享您的中医医案,中医六技、成功失败都可,以期在阅读体会中共同成长。
医案
卢某,男,46岁。
初诊(年3月11日)
自20岁时患肝炎,经治疗后,一直尚好。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肝脾肿大,中等硬度,结合超声波、同位素检查确诊为肝硬变。现面色眺白,牙龈经常出血,全身乏力,头晕心烦,失眠梦多,脘腹胀满,皮肤甲错,时有低热,大便干结,小便黄赤,舌红苔腻且黄厚,脉沉弦细且滑数。
证属湿热郁滞于肝胆。治拟先调气机,解郁结,升清降浊。
药用:柴胡6克,黄芩6克,川楝子6克,杏仁10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蝉衣6克,僵蚕10克,片姜黄6克,大腹皮10克,大黄2克,焦三仙各10克。10剂。
二诊
服药10剂后,诸症见轻,二便正常,食欲渐增。仍以前法,佐以凉血化瘀。
药用:柴胡10克,黄芩6克,赤芍10克,丹参10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茜草10克,杏仁10克,旋复花10克,白头翁10克,焦三仙各10克,水红花子10克。10剂。
三诊
饮食二便正常,精神较佳,唯肝脾肿大未消,继以疏调气机,凉血化瘀,佐以软坚散结。
药用:当归10克,赤芍10克,丹参10克,川芎10克,郁金10克,旋复花10克,益母草10克,茜草10克,炙鳖甲20克,生牡蛎30克,大腹皮10克,槟榔10克,焦三仙各10克。30剂。
复诊
服药30剂后,以此方加减改制成丸药,又服药三个月,医院复查,生化指标均属正常范围,肝脾均有较大幅度回缩,质地变软,并可以做轻工作。
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病,相当于中医的“臌胀”、“癍瘕”、“积聚”等症,其证情变化复杂多端。究其病机,目前多数医家认为本病的关键是正虚,治疗多以补正为主,或兼加活血、逐水、清热等。而赵师认为,肝硬化临床见证虽然繁多,细析之,其关键是气、火、湿、食之郁,病由此而生,又由此而变。甚至于出现的阴阳失调或瘀血结聚,则是由诸郁所伤或诸郁不解发展而来。因此在临床治疗上采取以疏肝解郁为主,配合活血化瘀,咸寒软坚,调整阴阳的方法。有步骤,分阶段进行调治,再配合饮食调养、走路锻炼,常可收到满意的疗效。
再生障碍性贫血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帕金森氏综合征(震颤)
神经性耳聋(2)
小儿癫痫
神经性耳聋(1)
失眠(3)
失眠(1)
失眠(2)
贫血待查
风湿性心脏病
植物神经功能素乱
高血压(1)
高血压(2)
高血压(3)
脑动脉硬化
高血脂、动脉硬化
冠心病(1)
冠心病(2)
低血压
美尼尔氏综合症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医家简介
赵绍琴(-),北京市人,三代御医之后。赵氏幼承家学,医院御医韩一斋、瞿文楼和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尽得三家真传。年,悬壶北京。年,参加卫生部举办的中医进修学校。年,到北京中医学院任教。曾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北京中医学院)终身教授,北京中医学院温病教研室主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顾问,中国医学基金会理事,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等,享受国务院津贴等。著有《温病纵横》、《文魁脉学》、《赵绍琴临证法》、《赵绍琴临床经验集》、《赵绍琴内科学》等。
来源:摘自《赵绍琴临证验案精选》。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有医院就医
怎样增强肝脏解毒功能
从煎中药看“气场”的存在
如何从身体看气血不足,中医调气血5个步骤
董洪涛关于乳腺病症的解答(附:乳腺炎的偏方)
如何应对疲劳?
刮痧并非又疼又有淤才有效
《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进食补药不等于养生保健–人参杀人无罪,大黄救人无功★★★
中医如何调治高血脂、脂肪肝?
这份私人健康计划,从0岁到60岁都能用得着
人的命运为什么能够“算”出来?★★
如何通过听声音判断五脏健康情况?
中医教你从眼皮肿看体内湿气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黄芪当归汤,中医补气补血的第一良方★★★★★
从西医怕感冒说起……★★
认识人体经络–手阳明大肠经
再生障碍性贫血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帕金森氏综合征(震颤)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海风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青风藤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丁公藤、昆明山海棠、雪上一枝蒿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路路通(上)★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路路通(下)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秦艽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田七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嘴上起泡是什么原因★★
补脾健脾食物大全★★
从头发看健康出现五种变化说明出问题了
脚部出现这些问题可能是疾病先兆
7种活血化瘀食物让你从内到外的美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古代名医与药名的来源★★
中药治疗手足干燥、脱皮★
麻黄的妙用
中药不传之秘在于量之麻黄利尿
神经性耳聋(2)
小儿癫痫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法
百病生于过用!“五劳”你占了“几劳”?★★★★★
九个错误日常急救常识,你中招了吗?
五脏常见虚劳症(阴、阳、气、血)的调理法
温阳法在儿科临床的应用
《爷孙俩的中医故事》每个人都可以读懂的中医 ★★★★★
人体穴位大全
中医古籍的剂量不知道算多少?收藏这篇就够了
中国第一部全面《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电影,转发1次挽救1条生命★★★★★★★★
中药炮制知识
中医传统治法
中药学知识
中药基本理论知识
年12月文章汇总
年11月文章汇总
年10月文章汇总
年9月文章汇总
年8月文章汇总
年7月文章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