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万象通草画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学研究院 https://mip.yyk.99.com.cn/fengtai/68389/zuozhen.html

通草又称通脱木、木通树、天麻子。

原产华南和台湾,是制宣纸的原料。

将茎的中心组织取出,

可制外科敷料和水彩画纸。

19世纪兴起于广州,主要用于出口,

题材以反映清末的社会生活场景

和各种形色人物为主,

诸如官员像、兵勇像、杂耍图、

纺织图、演奏图等。作品造型生动,

色彩浓艳,人物刻画惟妙惟肖。

由于采用西方绘画原理,

又反映中国本土风情,

所以深受当时西方人的喜爱。

不过由于通草纸很容易破裂,

所以很少有大尺寸的作品,

加上难以保存,目前国内传世不多。

近年来,通草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它对研究中国早期的

西画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乾隆二十二年,

指定广州为唯一对外通商口岸,

这里成为中外贸易,

文化交流的重要场所。

18、19世纪,

先后有不少西方画家来到广州作画,

令当时的职业画师受到影响。

这些广州画师掌握了不仅西方绘画技法,

又熟悉本地风土人情,

专画符合西方人口味的画销往海外。

从18世纪中后期开始,

在广州珠江北岸专营中西贸易的十三行范围内,

出现了一间又一间专售外销画的商铺。

年的一份资料表明,

在广州十三行附近,

有约三十家商店卖通草纸水彩画,

有二三千人受雇制作这些画。

通草画,成为当时中国的明信片,

记录中国当时的社会民情,自然资源,

成为外国人了解东方帝国的方式之一。

通草画兴起于年左右,

到年达到巅峰,

之后随着照相技术的普及,

很快走向衰落,以致绝迹。

通草画虽然由广州制作,

传世作品几乎都在国外,

主要收藏在西方的博物馆中。

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认识,

这种奇特的绘画工艺会再次复兴。

图片来自网络,传物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后台回复“早安”送您一个小确幸

时光的长河里有太多传统、传世的物件

离我们渐行渐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gongtenga.com/dtyy/61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