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综合征(Sjogrensyndrome,Ss)是一种以侵犯外分泌腺,尤其是睡液腺及泪腺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年女性多见。口、眼干燥为其常见的症状,但也可伴有内脏损害并出现多种临床表现。SS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免疫、病毒感染有关。SS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等称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不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称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1.口干燥症(xerostomia)口干是患者最常见的症状,进固体食物时必需伴水或流食送下,有时夜间需起床饮水,甚至需随身携带着水瓶频繁饮水。猖獗性龋齿是本病的特征之一,表现为牙齿逐渐变黑,继而小片脱落,最终只留残根。50%患者有间歇性交替性腮腺肿痛的成人腮腺炎,累及单侧或双侧。舌部病变有舌痛、舌面干、裂、舌乳头萎缩而光滑。口腔黏膜可出现溃疡或继发感染,尤其是口腔真菌感染。
2.干燥性角结膜炎(kerato-conjunctivitissicca)表现为眼部有摩擦、砂砾、激惹等异物感,眼干涩、痒痛、畏光、“红眼”、烧灼感或眼前幕状遮蔽感、眼疲乏或视力下降、泪少等症状。少数患者可有泪腺肿大。
3.其他浅表部位外分泌腺病变有①皮肤汗腺功能下降导致皮肤干燥、瘙痒、表皮脱落甚至萎缩;②鼻黏膜腺体受累后引起鼻腔干燥、充血、结痴、鼻出血和嗅觉下降;③咽鼓管干燥导致浆液性中耳炎、传导性耳聋;④咽部腺体分泌下降则可致咽干,声带腺体分泌减少可出现声嘶;⑤外阴和阴道黏膜干燥、瘙痒、刺痛、萎缩,造成性交时不适、外阴溃疡,阴道念珠菌感染等。
4.呼吸系统呼吸道黏膜外分泌腺体功能受损后,气管干燥,黏膜表面纤毛功能受损,使得气道分泌物黏稠不易咳出,出现慢性干咳。各级支气管、细支气管黏膜均可累及,部分出现间质性病变,甚至出见肺动脉高压。
5.消化系统胃肠道症状常见。由于唾液减少而引起咽和食管干燥,可出现吞咽困难。约半数患者有胃部症状,表现为萎缩性胃炎、消化不良。约20%患者有肝脏损害,表现为肝脏增大、肝酶及碱性磷酸酶升高,病理活检可见类似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或慢性活动性肝炎的病变。胰腺外分泌功能异常者少见但可出现慢性胰腺病变。
6.肾脏30%-50%干综合征患者有肾损害多为肾小管病变,肾间质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有退行性变并逐渐被增生的纤维组织所取代。主要表现为肾小管酸中毒,导致低血钾性肌肉麻痹,严重者出现肾钙化,肾结石及软骨病、肾性尿崩。
7.血管炎约15%干燥综合征患者合并血管炎病理改变从超敏性血管炎到类似结节性多动脉炎的坏死性血管炎不一。8.自身免疫性内分泌疾病合并甲状腺疾病最多见,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9.血液系统约1/4干燥综合征患者有贫血。干燥综合征患者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发生率明显升高,主要有巨球蛋白血症、非霍奇金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
1.阴虚津亏证
治法:滋养阴液,生津润燥。
推荐方药:沙参麦冬汤、六味地黄丸加减,沙参、麦冬、五味子、玉竹、生地、山萸肉、白芍、云苓、丹皮、当归、石斛、甘草
中成药: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等
2.气阴两虚证
治法:益气养阴,生津润燥
推荐方药:当归补血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生黄芪、沙参、麦冬、白芍、云苓、炒白术、砂仁、石斛、当归、甘草
中成药:参麦口服液、抗衰老片等。
3.阴虚热毒证
治法:清热解毒,润燥护阴
推荐方药:养阴清肺汤加减,生地、沙参、麦冬、元参、贝母、桔梗、赤芍、白花蛇舌草、黄芩、双花、甘草
中成药:新癀片、八宝丹、湿热痹片等。
4.阴虚血瘀证
治法:活血通络,滋阴润燥
推荐方药:沙参麦冬汤合四物汤加减,丹参、川芎、生地、三七、益母草、赤芍、鸡血藤、牛膝、沙参、麦冬、甘草
中成药:龙血竭胶囊、痹祺胶囊、祖师麻片、金龙胶囊等
5.久病入络、气血运行不畅、脉络瘀阻是燥痹的重要病机。除上述4种常见证型外,瘀血阻络证常与燥痹的其他证型兼见,故可配合活血化瘀之品,随证选用丹参、茜草、鸡血藤、三七等活血通络之品。
干燥综合征的总体预后良好,多数患者症状轻微,可正常生活和工作,生存时间接近普通人群;有内脏损害者经适当治疗后,大多数可以控制病情或达到缓解,但易于复发。严重脏器损害者预后不良。
风湿科简介长医院风湿科成立于年,属吉林省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重点学科。科主任王成武教授,副主任王颖航教授。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4人,其中医生12人,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6人,硕士生导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11人。现有病床36张,门诊诊室3个。形成了一支梯队结构合理,学历层次较高,业务素质较强,发展潜力巨大,团结向上的专业队伍。
主治疾病
各种风湿顽症,单纯的中医疗法不能治愈所有的风湿类疾病,我科采用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各种难治型的风湿顽症,如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成人still病、痛风、脊柱关节病、银屑病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感染性关节炎、Reiter综合征、骨关节病、过敏性紫癜、白塞氏病、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皮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重叠综合征、未分化结蹄组织病、嗜酸性筋膜炎、结节病、骨质疏松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与代谢性肌病、脂膜炎、自身免疫性肝病、抗磷脂抗体综合征、颈椎病、腰椎病、产后风湿以及与内分泌、代谢相关的各种风湿免疫性疾病,都有规范化的治疗方案,疗效显著,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中医特色疗法
科室开展中药溻渍、熏洗、外敷、含漱、针灸、火罐、敷贴、耳穴刺激、红外线、中医定向透药疗法、中医远红外医疗舱等多种疗法。
科教研一体
科研上,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十五”、“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计划等国家级课题10余项,省级课题20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获国家新药证书1项,国家实用发明专利2项,副主编和参编学术著作16部,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教学上,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0余名,年完成教学多学时。年门诊量2万余人次,多次举办继续教育培训班。
“开拓进取,求真务实”是我科一直以来坚持的工作作风,我们这支朝气蓬勃、团结进取的队伍将继续发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为祖国中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风湿病患者的身心健康继续努力前行。
长医院
文章来源:风湿科
撰稿:王爽
责任编辑:姜旭阳
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