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近绝迹的传统艺术通草画

通草又名通脱木,五加科子乔木,茎中的髓颜色洁白,有丝绒的质感。把这种植物树心切成薄薄的切片,薄而半透明,可以用来作画。

通草画就是指绘制在这种材质上的水彩画。19世纪兴起于广州,主要用于出口,题材以反映清末的社会生活场景和各种形色人物为主,诸如官员像、兵勇像、杂耍图、纺织图、演奏图等。作品造型生动,色彩浓艳,人物刻画惟妙惟肖。由于采用西方绘画原理,又反映中国本土风情,所以深受当时西方人的喜爱。不过由于通草纸很容易破裂,所以很少有大尺寸的作品,加上难以保存,目前传世不多。

这些题材写实性很强,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它对研究中国早期的西画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今天我们研究当时中国社会的极佳档案,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可以补充中国传统的官修档案和文人笔记的文献记载之不足。

至上世纪初,由于摄影术的兴起和欧美对日本浮世绘的青睐。通草画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目前,通草画在国内市场少有,主要集藏于西方的博物馆中。

近年来,通草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行情一路看涨,题材好、画工好、品相好的品种要卖到好几万一幅,成套的也在十几万元左右。对于通草画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gongtenga.com/dtgx/68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