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器成名只为茗陆羽和茶经在我国茶文化

“人在草木间”对于茶这个字的拆解可谓形象而又传神。相传神农发现茶是在野外用锅煮水,叶子刚好飘到锅里,而煮出来的水颜色微黄,入口唇齿生香,提神醒脑,生津止渴。因此,神农便把它作为一种药编录在册,而饮茶在中国,至少在唐朝或者比唐朝更早就已经被作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方法。在中国古代的文献记录中,唐朝书籍《封氏闻见记》里边就记载了茶道在唐朝十分受欢迎,不管是王侯将相还是寻常百姓家几乎没有不饮茶的,唐朝年间的人们对于饮茶修身养性更是十分的讲究方式方法,对礼仪,环境,操作流程方式都十分的注重。而在这当中,茶圣陆羽所创作的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是我国茶文化的划时代标志。一、陆羽的出现,使得茶文化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陆羽是唐代著名的茶文化学家,被当时的人们尊称为“茶圣”。他的一生都嗜茶,爱茶,如痴如狂,因著作世界第一部茶叶文化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他引领了一个茶文化发展的新时代,为世界茶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石。在陆羽之前的时代,茶字,是写做荼,有着药用价值,可解毒。茶这一字在陆羽之后才有,陈师道说过,陆羽之后,方有茶学,才有茶使用于世,草木如诗,春意盎然,美人如织,翩翩起舞,在古代的中国古代人的思想观念里面,天人合一的大境界是大自然最高法则,是自然之道,茶来自于草木植物,因为人的缘故而得到了其特有的价值。更准确的说,茶是因为陆羽的学术普及而摆脱了大自然的法则束缚得到了人类的解放。陆羽,唐代复州竟陵人,根据陆羽的自传可以看出,陆羽年少疾苦,是个弃婴,其貌不扬,口齿不清,说话结巴,他自幼就是被天门龙盖寺的智积禅师在古雁桥上捡到并且抚养长大,积公是唐代德高望重的高僧,喜欢饮茶修禅,非常善于品茶,对于饮茶一道也是十分的有研究。相传积公和尚对于茶品的鉴别,沏茶的用水都非常擅长,甚至是煮茶人的不同,他都可以品尝出来,被人们传为“茶仙”下凡,而陆羽幼年跟随在他左右煮茶奉水,积公禅师作为陆羽的启蒙老师,年少就培养了陆羽饮茶煮茶的爱好,陆羽也跟随积公禅师练就了品茶煮茶的基本功,陆羽自十九岁下天门山,就立志考察研究茶事,心无旁骛,并且为此陆羽曾经跟随诚州难民北上,游历长江、淮河流域各地,考察研究茶道一事,研究水质,水品,并且撰写《水品》,可惜现在已经失传。而读过《水品》的张又新在自己的《煎茶水记》里写过陆羽品尝评价的全国各地江河井泉还有雪水的水品,并且提过陆羽在品尝南零水煮茶的一段趣事。相传,陆羽在扬子江畔遇到李季卿相谈甚欢,李季卿当时听说在扬子江畔的南零水用来煮茶,茶汤的味道非常好,就安排身边的士兵驾船去取水,但是,士兵在取水的路上不小心泼洒出很多,士兵为了不被李季卿斥责,就偷偷兑上江边的水,陆羽尝了一口就指出这不是水是江里的水,李季卿就又让士兵去取了一趟水。回来之后,陆羽再尝,笑道,这才是南零水,这种品尝茶汤口感来辨别水质的技能,让士兵叹服不已,士兵就把自己兑水的前因后果说给陆羽听,陆羽的名气也就这样被传出去,传得神乎其神,可以说,得了他的启蒙老师真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陆羽生在安史之乱前后,儒释道三家文学并行的年代,刚到江南的时候,他就认识了状元出身的县尉皇甫冉,皇甫冉本就是当世名仕,所以,为陆羽的茶道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是要说对陆羽研究茶叶文化的帮助最大的还是著名的高僧皎然。陆羽跟皎然两人相识相知,是难得的忘年交,结交的四十多年里,情谊非常深,皎然高僧隐居山林,内心归隐,行迹却不隐秘,所以他跟当时的很多名人异士,高僧达官都有非常广泛的联系,这个极大的帮助了陆羽开拓视野,广阔思路,增大交友范围。陆羽在高僧皎然的妙喜寺居住了很多年,一边收集整理研究茶文化茶道的资料,一边着手开始写《茶经》。在中国的茶叶文化历史中,陆羽整理收集分析总结概括的茶叶学识,还有他的著作《茶经》这些茶文化是世界茶文化历史上一个大的开端和奠基石。二、《茶经》:我国茶文化中的巅峰之作《茶经》是目前世界上现存的唐朝及唐朝以前最早的茶叶知识书籍,《茶经》反映了唐朝和唐朝以前大部分茶叶的生产现状、源流历史、生产技术还有饮茶技艺,茶道思想等除了茶法以外这个是概括最全的综合性书籍,是一部茶叶文化历史上划时代的茶叶文学专业著作。在莘莘学子们励志研究儒释道的时代下,陆羽的茶文化学说相当于杂学,研究著作因为史无前人而更加困难,这部著作把茶事工作升华成一种艺术技能,《茶经》推动了我国茶叶文化的发展。《茶经》主要包括十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了茶叶的起源、名称、形状、品质、功用,详细地描述了土壤环境对于茶叶品质的关系,烘焙方法的不用对于人体生理保养健康的作用;第二部分讲述了采摘茶叶和制作茶叶的工具,焙茶棚和蒸茶灶的工作要求,使用采茶篮采摘茶叶要求和重点,还有采茶的重要时机。第三部分则是论述茶叶的品种和各品种的制作方法,饼茶根据其外形的色泽和均匀整齐来分成八个种类;第四部分是叙述了煮茶和饮茶使用的器皿,例如24种饮茶的工具:茶碗、木碾、纸囊、茶釜、风炉等等,还有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规则和好坏鉴定。在第五部分中,《茶经》讲述了煮茶烹茶的技艺方法以及各地的水质品评次第,烤茶煮茶过程里使用的燃料,还有冲泡煮茶过程里的火候,煮沸的程度会对茶汤的色泽和香味造成的影响;第六部分主要讲解了各地各个时代饮茶的风俗习惯,也就是唐代之前的饮茶历史,其中包括饮茶的起源,流传,还有饮茶的方法;第七部分主要讲的是跟茶有关的故事,茶叶的产地和茶叶的药效等等;在第八部分中,《茶经》主要将唐代全国各地的茶叶产区划分归纳为岭南、江西、黔中、浙东、剑南、浙西、浙南、山南等八个区域,并且详细的解说了各地生产的茶叶的优态劣势;第九部分则是综合分析了采茶、制茶的各种用具可以因地制宜,根据当时现场的环境不同,而省略某些用具;第十部分是教大家使用绢素抄写茶经,陈诸座隅,看到的都可以储存一份。全书共计七千多字,三卷十节,分门别类,总结完整,整部《茶经》非常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及唐代以前的茶叶采摘制作以及饮用的经验。并且全面详细的论述了有关于茶叶的生产、饮用、用水、起源等各个方面的事项以及问题,全面的总结茶叶科学方面的知识,促进茶叶行业的生产和发展,方便传播学习,开创了中国茶道的先河。整部《茶经》是我国古代最完备的茶文化书籍,除了茶法以外,几乎所有跟茶有关的所有内容,都有所涉猎,后世的茶书都是以它为原本,由它分裂增述而来。中国的茶经最一开始就跟佛教有斩不断的关系,茶为僧人提供不能够被替代的修身养性的物资,寺院和僧人对茶叶生产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陆羽的《茶经》分析了在茶事实践和茶道跟佛教千丝万缕的关系中,他找到了共同之处,禅茶就是在这种基础上产生的。陆羽在各大茶叶产区学习观察茶叶的生长环境、时间地理、生长规律,并且观察种植茶叶的农民们对于茶叶的加工技艺手法然后总结分析茶叶品种和品质之间的优态劣势,学习民间烹煮的各种技巧方法总结分析筛选良好的技艺方法。在这个基础上他还总结出一套良好的煮茶规律,并且还很用心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gongtenga.com/dtxw/105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