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草画1819世纪的中国明信片

物映东西——18-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制造年12月31日—年4月5日辽宁省博物馆一层1号临时展厅——编者按——“物映东西——18-19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制造”自开展以来就受到了观众的欢迎,吸引了近20万观众前来参观,大家纷纷表示展品精美,在欣赏文物的同时也学到了知识。那么,这个集观赏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展览,您“打卡”了吗?此次展览将持续至4月5日,请大家抓紧时间参观!接下来的几天,我们会陆续和大家分享展览的精彩看点与背景知识,敬请期待!外销画兴盛于18、19世纪,是广州十三行的画师们为了满足西方社会对“中国风”的追求而绘制的,多采用西方的绘画技法和颜料描绘中国的风土人情,包括通草水彩画、纸本水彩画、玻璃油画、布本油画、象牙油画、线描画等等。画面写实性强,题材广泛,可以说是当时中国生活百科全书,深受西方人的喜爱。广州十三行港口风景油画乾隆二十二年(),清政府施行“一口通商”政策,广州成为全国唯一通商口岸。“广州十三行”由此应运而生,成为清政府与外商进行贸易、代收关税的交易场所,是18、19世纪中西商贸和文化交汇的中心。广州十三行商区中有许多外销画家,他们以“呱(Qua)”为自己的名号和画店招牌。这些画店是到广州的西方人的必去之地。

关乔昌

关乔昌,又名林呱,活跃于19世纪的中国油画家,于广州十三行同文街16号设有画店。

通草画是承载于通草纸片上的水彩画作。所用的“通草纸”是用通脱木的茎髓加工而成的天然纸张,柔软细腻容易上色。通草画采用西方绘画技法表现当时的市井生活和港口风貌,画面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且因物美价廉、便于携带深受外国商人和海员的欢迎,继而大量传入欧洲,成为西方了解中国社会风貌和自然风光的最佳渠道。通草纸片的制作

展品欣赏

通草水彩画的内容题材多以反映晚清的社会生活场景和各种形色人物为主,可谓当时历史风貌和自然生态的百科全书式的图像资料。

01

↓上下滑动查看↓

百工图通草画19世纪

02

↓上下滑动查看↓

士兵像通草画19世纪

03

↓上下滑动查看↓

官邸生活场景通草画19世纪

04

↓上下滑动查看↓

花卉图通草画19世纪

05

杂耍图通草画19世纪

卖货图通草画19世纪

06

学堂场景通草画19世纪

07

岭南庭院风景通草画19世纪

衙署场景通草画19世纪

来源:展览策划部

END

——版权声明——

辽宁省博物馆(9)发布的图文均为版权作品,仅供订阅用户阅读参考。其它网站、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inggongtenga.com/dtxw/67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