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什么地方治疗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张静老师向大家讲述通草画。
9月22日,魔灯院邀请了当代创新通草画代表、清代通草画修复师张静女士开展《草间通神:通草画的历史与技法》讲座,带大家探寻通草画的绘画技法,现场示范再现“广州明信片”魅力,了解传统如何和创新结合。
▲现场气氛活跃,大家都纷纷举起手机拍下画面。
张静老师首先给大家介绍了通草画的由来,通草纸是由一种名为通脱木特制而成的特种纸。通草纸一般是把2年生的通脱木的髓脱出,然后用特制的刀具切成薄厚一致的通草片压制而成。
▲张静老师向大家讲述通草纸的制作与特质,并让观众现场欣赏通草纸样品。
通脱木又称通草,体轻、质柔软、有弹性、易折断,通脱木生长于广东、湖南等多地,分布广泛,它原是中药的一种。而通草纸在清代盛行起来,原因在于当时适用于水彩的精美的中国纸张和欧洲进口的纸张,都太昂贵而无法符合廉价的彩色图画巨大的需求量。
▲会员在艺术家李景湖的《陪伴》作品前参观,柯老师进行讲解。
所以,19世纪初,随着广州通关出口的兴盛与繁荣,广州画家开始使用更便宜的材料——通草片,利用的就是通脱木的削制而成。通草纸虽小,却非常适合水彩画运色着墨的需要。
▲观众们在细心聆听张老师的讲述通草画在清代的历史。
当水彩运用到质感丰富的通草纸上时,经过光的折射,能呈现斑斓缤纷的效果,更可媲美漆器或刺绣,因此很受画师喜爱。
▲张静老师在通草纸上创作的一些作品。
但通草纸松脆的材质使得其很容易破裂,所以很少有大尺寸的作品,加上难以保存,目前国内传世不多。据广州博物馆副馆长程存洁博士研究,通草纸水彩画的衰落是在19世纪后期,西方顾客对通草画的兴趣已不如从前。
通草画的古老技法已经失传多年,一度被广州人遗忘,所幸在张老师多年的研究下,通草画得以被赋予新的生命。
▲其他不同板块的艺术作品。
接下来,张静老师为我们现场展示了她的创作过程。她给我们耐心地绘制了一些人物的局部,对人物形象进行提炼,体现了张老师的细致与耐心。
▲张静老师在对画作进行讲述。
同时,她边画边对画作进行讲解。为了让人物的肤色更加真实和透亮,张老师利用通草纸略带透明的特质,将人物的肤色区域于反面上色,这样使人物的肌肤看起来更透亮、更真实。
▲张静老师回答观众提问,并邀请其靠近观摩。
除此以外,张静老师还为作品增添了一些创新。在表现波光粼粼的孔雀鱼时,她就在颜料中添加了云母粉,令孔雀鱼的质感表现更为真实动人。
▲张静老师提醒大家注意《孔雀鱼》的细节,柯鹏老师认为张老师对媒材的了解已经到达了极致。
讲座结束后,会员们还可以仔细观摩张静老师带来的三件作品,并免费领取作品印刷而成的明信片作纪念。
▲《猫咪系列》明信片与画作。
最后,会员们更纷纷向张静老师领取签名、征求合影,并与她进行更多的交流。
滑动